第七十四章 大国工匠-《宋时吴钩》


    第(1/3)页

    第七十四章大国工匠

    “那可不行,你要喜欢,就让鹿木匠再做一个来,注射器还是注射器,你小子可不准生别的心思。Δ笔趣阁WwΔW.』biqUwU.Cc你再看看这根针,和这支注射器是配套的,方叔也试过了,正合适。”方琼从木盒里,又找出一个小银筒来。

    小银筒只有一根筷子粗细,方琼掀开银筒一端的盖子,从里边倒出一个小绸布包来,打开小绸布包,捻出一根银光闪闪的细针,举到公输念槐眼前,“念槐,你看看这根银针,正好可以装到注射器上,可以齐活了吧。”

    公输念槐的小心脏呯呯地跳个欢快,宋代的匠人用心灵手巧来形容,都有些不够用了。

    汉代的金缕玉衣,一根金丝只有头直径的几分之一,这还不算,还要在比头还细的金丝上钻孔,然后把这些金丝串连在一起。在没有显微镜的时代,也没有放大镜可用,古代匠人仅凭一双肉眼,是怎么做出来的,公输念槐始终很好奇。

    方琼手中的针头不知比金丝粗了多少,宋代的匠人能做出来,也算不上太惊世骇俗。

    只是这针头,从做工上看,丝毫不亚于后世用机械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且多了一份机械产品所没有的艺术气息。

    公输念槐接过针头,凑近了仔细观看。

    “念槐,上面錾着字号呢。”方琼眯着双眼,伸出手指指了指针头尾端处。

    “潘氏银器!”公输念槐终于看到了,轻轻念了出来,“方叔,这是否有些多余?做出这根针来就耗时费力了,再在上面錾出字来,这功夫费的,嘿嘿,”

    “你小子自诩公输氏后人,咋净说些外行话呢。这字号就是信誉,就是保证,没点真本事,谁敢往上面錾字?要是砸在手里,一家老小就得餐风露宿,死了连祖宗都不收。小子,可千万别小看了这多余的几个字啊。”

    方琼痛心疾地瞅着公输念槐,就差把指头戳到公输念槐的脑门上了。

    “呵呵,是。小子懂了。海外游历,增广了见闻,看来还丢了很多比见闻更重要的东西。”

    公输念槐挠挠头,讪讪地笑了。

    公输念槐再拿起铁梨木的针管时,入手沉甸甸的,不仅感受到了铁梨木的分量,还感受着匠人的执着与追求。

    这些匠人每一项小小的创意,其出点从小里说,他们竭尽心智,点灯熬油,无非想在同行竞争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让自己的作品卖个好价钱,为家人谋个衣食无虞的生活。

    就像这根小小的扭转弹簧,从创意到制作,耗去了多少人的青春年华。更多想尝试的人作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先驱者,后来者踩着他们的尸体,依然前行,推动着科技艰难而不屈地前行。

    从大里说,说他们引领了整个时代科技的展,丝毫不为过。当匠人们有意识地制作使用弹簧后,冶炼行业因应需要,就要冶炼出适合制作弹簧的钢铁来。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冶炼工艺就被创造出来,甚至还能唤醒朦胧状态中的化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