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蒸汽机船-《大唐第一闲王》


    第(2/3)页

    富人有富人的过法,穷人自然有穷人的思想,谁也别看不起谁。

    蒸汽船虽然不比后世的那些高级货,但是上面也依旧需要不少的精密部件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但是偏偏,这个时代做不出那么多能称之为精密的部件,若是强行安排,必然会出现反向结果。

    而这些工匠则想到了一个靠谱又实际的办法,既然没办法通过那么多部件可以让布局走那么多弯路,那又何必去追求这些呢?简单直接一些岂不是更好?

    于是,这艘明轮船的布局简单到了让人发狂的地步,除了内部空间有些浪费以外,李元景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就是将蒸汽机固定在船舱正中间的位置,这个位置刚好合适,然后在船舱内贯穿一根足够粗的轴承杆,轴承杆的要求就是够圆,够直,这一点对工匠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只是费点时间而已。

    而在中间的位置,打造一圈齿槽,在两端同样打造齿槽,然后用同样打造了齿槽的明轮固定在上面,防止打滑,这样外部结构就算是完成了。

    另外就是在船的两侧安装了几个轴承,虽然效果不如后世那么好,但是也能用,配上黑油的话,效果也不算差。

    而最为关键的地方,其实也没啥关键不关键的,蒸汽机导出部位的外部做了一个活动杆,这样可以确保蒸汽机内部在运作的时候不会晃动,而活动杆连接着一个大齿轮,蒸汽机运作,大齿轮自然也紧跟着运作,而大齿轮运作了,与其相连的轴承杆也会跟着运作,然后明轮就动了。

    结构很简单,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完美,但就是动力太小了。

    虽然这一次的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也给了他们不少的启示,因为除了动力太小以外,基本上算是成功了。

    虽然在此之前,他们为此忙碌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不过接下来的一百石船却出现了新的问题,首先是船的问题,百石船首先很难找,最后还是找来了一艘江船,而与此同时,这艘江船又是比较简陋,跟露天的没什么差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