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三弓八牛弩-《宋时吴钩》
第(1/3)页
第三十六章三弓八牛弩
澶渊之盟让宋朝赢得了苟延残喘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基于辽内部的纷争不断,无力对宋起更大规模的入侵。Δ『笔Ω趣 阁WwΩW.ΔbiqUwU.Cc
或者说历史给了宋朝一个反省的机会,但赵氏朝廷把这个机会当成了可以继续挥霍的理由。
在澶渊之盟一百年后,赵氏跑到了江南,继续着赵氏祖人一贯的尿性。无数华夏文明就此毁于战火,无数华夏文明的承继者辗转于金人的马蹄屠刀之下,归于沉寂。
大宋南渡后,曾一度想再建一座水运仪像台,却再无人有此能力,只好不了了之,直到七百多年后。
公输念槐早过了愤青的年龄,作为一个较为理性的工科男,若不是鬼使神差地穿到了南宋这个时空,当他面对同安复原的水运仪像台,也只是感叹,而不是愤怒与惋惜。
但现在不同了,他来到了这个时空里,这个时空里的人与物都与他有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再谈宋人金人时,不是纸上的汉字,而是有血有肉的生灵,与他公输念槐一般无二。
所以,澶渊之盟对宋人来说,是副安慰剂,对汉人来说,是一剂销骨汤,对华夏文明来说,是一把切菜刀。而这把切菜刀在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中,竟然挥动了两次。
厓山之后无中国非是虚妄。
“辽人因何退兵?”公输念槐嘴里默念着这句话,大脑却百转千折。他当然不会把瞬息间想到的信息一股脑的端出来,甚至不会泄露一星半点。他现在跟王坚玩的就是一种猜猜我想啥的游戏。
公输念槐问床弩,王坚就讲故事,中心都是床弩。而辽人退兵,按王坚的逻辑,就是因为床弩这种利器。
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萧挞凛,南院大王!”公输念槐的信息库里蹦出一条信息来。
“哈哈哈,”王坚与江海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念槐祖上必是北人,否则也不会一口喊破。是萧挞凛,却不是什么南院大王,其时,萧挞凛乃南院统军使,耀武扬威于澶州城下。被床弩击杀于千步之外。”
“千步?”公输念槐有些懵,习惯了后世的米千米这种单位,宋人的步这个单位还真让人费心思。若按后世的步来算,一步一般为七十五厘米。而有些资料上又说古代的一步为一米五,也就是后世的两步。这是为何?
实际上,这与古今对步这个字的含义理解不同而导致的。按汉字的构造来说,步这个字属于会意字,就是1+1=3,也就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表达第三种意思。
这个步由哪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呢?是由两个止。而止这个字是趾的原字,就是脚趾头,用来代指脚。两个止合在一起就成了步,也就是两个脚趾头之间的距离。一前一后两个脚趾头的移动就是步,所以步是个动作,两只脚各移动一次,就是一步。相当于后世所说的两步。
这就是古今在理解步时纠结于步是一步还是两步的原因。
宋时的一步就是后世的两步,大概相当于一米五,不到一米六的样子。千步相当于后世的一千五百多米,三里多路。
“正是千步!”
第(1/3)页